本谱导航
Netor族谱总列表
Netor直通车
族谱赞助
相关族谱
1/6页 1 2 3 4 5 6 向后>>
龙姓  中华龙人四川省营山县龙氏家谱

族谱介绍

    序
  龙是中国古代人们结合了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并与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至今约有八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龙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的多元化融合的过程相统一。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或作为开天辟地的创生神,与盘古齐名;或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从而繁衍了人类;或帮助黄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或协助夏禹治理洪水,为千秋万代造福。因此,鉴于神话传说与民族起源难以割离的关系,可以说,所有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都领受过龙的福祉,均可称为“龙的传人”。
    喜水、好飞、通天、善变、征瑞、兆祸、示威,是龙的基本神性。进入阶级社会后,龙的身上又增加了象征帝王皇权的神性。时代的变迁,文明的嬗递,现代化的冲击,已使龙身上象征帝王皇权的神性及兆祸、示威的神性呈现弱化的趋势,相应的,其他的与吉祥物身份相关的神性,却有着强化和发扬光大之势。
    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人们通过祭祀祈祷召唤龙的神灵;通过雕塑,描绘、模拟、展现龙的形象,显示龙的神力;通过著述文章,探讨龙的源流,索解龙的秘密;通过歌舞、竞技、影视剧作品,秉赋龙的神性,焕发龙的精神,弘扬一种纵横江天浩然宇内的民族大气。
  龙最初可能就是某一个原始部落的图腾,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龙姓,为中国古代百家姓之一,为古老的华夏姓氏,但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的龙氏儿女们曾经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龙姓之来历,溯其渊源当追溯至上古时代,据古神话传说从祝融一世、祝融二世、太典、少典、勖其、巨駓、芒昧、夷栗、节/伯坚、赫胡、封胥、依卢、启昆、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历十七世后乃诞我龙氏受姓之龙祖纳言,至西汉汉武帝时期八十五世先祖龙勉(公元前130年-公元前62年)因仕程邑学长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之地, 先祖母贾氏生二子:有孚、有光(失考);有孚公(公元前92年至公元前30年)娶妻田氏生子先仕;先仕公(公元前52年至公元前8年)娶妻唐氏、贾氏生四子:伯高、伯湘、伯海、伯澺。伯高官居零陵(湖南永州)太守,开创我武陵龙氏万世之基业。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我龙氏自虞舜赐姓为龙,立谱很早。据史料记载:春秋时,先祖龙子撰有家谱达数十世,惜秦火焚书坑儒付之一炬而荡然无存。今天虽然可见部分世系,但实在不为严谨,不足以全信。且春秋各大姓谱,多缺略不全。故炎黄为人文祖先,不必过分执着追述。有根据可考的血缘祖先有两位:一是虞舜时之十八世纳言龙祖,可称为龙姓之受姓始祖;二是东汉太守八十八世祖龙述,可称为龙氏之血缘始祖。
  龙氏血缘始祖龙述,字伯高,祖藉河北巨鹿,扶风京兆人。生于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年(公元前1年)二月十五日午时。逝于东汉章帝章和二年戊子年(公元88年)七月十五日辰时,享年八十九岁,葬湖南永州府北门司马塘。伯高公之妻罗氏生于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年(公元2年)八月十六日子时,逝于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已丑年(公元89年)九月十二日寅时,享年八十八岁,葬与夫同塚,生二子:龙夷昭、龙夷明,但前朝老谱只记载了夷昭公的资料,夷明公没有记载。伯高公在东汉建武初时任山都长。伏波将军马援在戒兄子遗书中称赞伯高公: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曺(cáo)效之。汉光武帝见马援书后于建武(公元48年)擢拜伯高公为零陵太守,官二千石,家武陵,为武陵始祖。宋朝著名学者徐自明亦称赞如下文:“班孟坚赞称燕齐之祀與周并传使非,有太公召公之德磅礴于人心烏能不泯,东都龙公以谨厚闻于世,伏波将军以此教戒子弟,建武擇守于斯,迄今雲礽(réng)之贤犹有存者,天之报施善人,信乎不诬矣”。伯高公历代为后人之所称颂不已。龙氏因以武陵郡为名。龙氏家谱因此称为敦厚堂或武陵堂。其后裔繁衍两千余年七十余世,现有400余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及海外,为龙姓最主要的一支。
  有据可考的最初的中华《龙氏家谱》始于东汉初年,伯高公在世时,公元80年由二世祖夷诏、夷明公首立,五世祖宣公增修,得由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作序,以后历代先祖相继续修以至于今已七十余世矣。
   “天下唯吾大,世间我独尊”是旧时外族对我龙氏之称颂,悠悠中华衍我龙氏,溯祖求源乃我龙氏子孙毕生之夙愿,念我老祖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难,使得我龙氏先辈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犹如空中的浮萍在祖国大地上随风飘荡,伟大领袖毛泽东领导劳苦大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努力终于在公元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中国。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也给华夏儿女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未来,不甘落后的四川省营山县龙人们也在新时期的指引下奋力拼搏争勇向前,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不凡人生。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时代的更叠、人文的进步,我们四川省营山县的龙氏后裔们未敢忘怀历史给祖宗们带来的惨痛经历与悲遗,每逢清明时节,仿佛又让我们听到了下川老祖们望乡思亲的悲戚之声,作为龙氏后裔的我们今天生活在先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里,当我们翻开那些已经泛黄而残陈的老谱书时,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自惭形秽、感触而汗颜。理清我们的世袭、寻求我们的祖迹从而整理编撰出营山县龙氏通谱当是我辈龙氏后裔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但因历史悠远,营山县各支龙氏资料记载诸多存在残缺不足之处,故我辈龙氏后裔只有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先辈们无法完成的这一大宏愿。
  在营山县伯高公名下七十一世裔孙龙奕州的积极发起并倡议下,通过新店龙建明、龙开文、龙福生、龙小明、龙超、龙建春、龙腾玥、龙安全、龙亚君(女)、龙元林、龙茜(女)、龙爱民、龙九林、龙春林、龙显新、龙云明、龙腾亚、龙义光、龙海生、龙东洋、龙福元、龙松柏;蓼叶龙云平、龙解云、龙荣辉、龙淑芬(女);安化龙腾辉、龙腾跃、龙成;三元龙湲、龙开俊、龙开雄、龙占友、龙开义、龙开云、龙泰华、龙涌泉、龙韦、龙东海、龙勇民;济川龙剑、龙泽泉、龙云骥、龙君(女)、龙凌、龙辉、龙开民、龙腾勇、龙云康、龙德祥;清水龙孟、龙云树;绿水龙开泉、龙开礼、龙云祥、龙从顺、龙从全、龙荣、龙开斌、龙强、龙从明、龙开明、龙开荣、龙丽华(女)、龙建康、龙才荣;小桥龙成璋、龙文、龙小碧(女);骆市龙腾明;绿井龙祯;孔雀龙国华、龙永红;南桥龙翔、龙明忠;悦中龙永华;仪陇九龙龙寿荣、龙显顺、龙云志、龙从学、龙桂梅(女)、龙从政、龙从安、龙从林等众多龙氏宗亲们的共同努力和带动下,组织筹建了“中华龙氏四川省营山县宗亲联谊会”,选举并产生了以龙开俊为总顾问、龙开泉为联谊会会长的宗族机构,热情的营山县龙氏儿女们不分男女老幼均积极参与其中,大家举贤荐能群策群力,从最初的2010年至2013年历时三年多的时间,逐步收集整理了营山县大部分龙氏的相关世袭资料,在营山县龙氏儿女们的倾力协作下,《中华龙人四川省营山县龙氏家谱》终于2013年九月重阳节得以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但毕竟是三百余年来我营山县龙氏的第一次正式修谱,谱书中瑕疵在所难免,望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族亲们体其情、谅其意,有容乃大勿责之!
  本谱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讲述了我中华龙氏姓氏起源和历史演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华龙人历代先祖溯源,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于龙氏的各种信息资料,从远古的华夏古神话传说到清代《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历史述求无不涉列其中,让我龙氏先辈历史犹如一副凄美而壮伟的画卷展现在大家面前;第三部分为中华龙人四川省营山县龙脉本纪,笔者经过梳理分而别之地把我营山县各支龙氏入川后的繁衍进程和世袭情况进行了重点描述,文字配以世袭繁衍结构图更显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本次谱书在文字语句编排、世袭结构布局上力求创新,一改昔日老谱书的格式与版面,独辟蹊径,采用了与时代紧密相符的现代白话文描述模式,环环相生步步紧扣,时而用墨如泼时而惜墨如金,过中关联相益得彰。然三年恨短,我龙氏后裔承泽祖德而致脉络广布、灿若繁星,诸多源流支系未能一一列举甚感遗憾,望我族人瑕不掩瑜宅心仁厚容之涵之,实乃我族之幸奕州之运矣。
  作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上古赋予龙姓于我辈,当是中华大地上龙姓之人永恒的骄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龙之天韵将伴随中华龙人代代相传、万世繁息、绵延不绝。
  
  
  
  编撰:龙奕州
  癸巳2013年九月重阳
  
网同族谱号:6683
本谱未与园区关联
本谱由Netor用户【龙奕州】建立并维护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5253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