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谱导航
Netor族谱总列表
Netor直通车
族谱赞助
相关族谱
1/2页 1 2 向后>>
哈姓  哈氏宗族简介

族谱介绍

    中华民族形成的范例-哈氏宗族简介
  
  沧桑岁月使多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哈喇卜丁入仕中原,形成哈氏宗族,解释了中华民族形成的经历。
  考证哈喇卜丁入仕中原的历史,解析了哈氏宗族五百多年的迷茫!它再一次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是历史形成的!
  
  公元1452年,农历2月20日,也先部下平章哈剌,即哈喇卜丁和弟弟哈喇卜达(一说为哈喇卜撒),由瓦剌入仕中原。
  明代景泰、天顺、成化年间,哈喇卜丁为都指挥使(从二品),哈喇卜达为指挥使(正三品),隶南京锦衣卫,带俸。
  公元1469年,农历3月6日,哈喇卜丁老疾,子哈兴袭职,为指挥使,(正三品)带俸,按明代的卫所制度,指挥使是当时卫所的最高武官。
  公元1470年农历6月6日,哈喇卜达卒,子哈忠袭职,隶南京锦衣卫带俸鞑官指挥使(正三品),哈喇卜达的后人定居南京,与家族史记载相同。
  哈兴出任河间卫指挥使后,将家由南京搬迁到河间,形成河间哈氏宗族。
  
  哈喇卜丁、哈喇卜达弟兄入仕中原后,仅17-18年就先后老疾和过世。
  明王朝对入仕中原的鞑官始终存有戒心,《明英宗实录》卷281中有载:
  天顺元年(1457)八月,壬子,命鞑官都督佥事高通往南京后军都督府理事,兼抚在彼鞑官头目人等,时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吕贵奏,本卫安插鞑官指挥千百户头目等二百五十八人,虽称归顺,其心难测,且汉人不晓其言语,乞选在京鞑官内,素有威望,谙晓夷语者一员,以抚恤之,故有是命。(谙an:熟悉)
  哈氏宗族,生活在河间、南京、肃宁、献县本斋等地,近4000人。
  清代,以哈元生、哈攀龙、哈国兴为代表的哈氏宗族近百位各级武官,被派遣到全国各地任职,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族胞,离开河间,滞留或移居外地。
  清末至民国期间,河间地区自然灾害、战争等天灾人祸频发,贫困潦倒的族胞,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致使族群移居。
  移居到外地的人数,多于原籍,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沈阳、丹东、黑龙江、西北、云南等地。
  哈喇卜丁的墓地在河间西郊,墓碑1994年重建。
  哈喇卜达在南京锦衣卫任职,卒后葬在河间果子洼,墓地已无。
  哈喇卜丁有六个儿子:哈兴、哈钦、哈聪、哈明、哈鑑、哈钺,称为六门。
  河间有份老家谱,(1452-1760-1790),记载着自哈喇卜丁起,13--15代左右族群谱系,即明景泰年间到清乾隆、嘉庆年间。
  经明清史考证,发现抄录的老家谱中,存在着错误和杜撰问题。例如:
  一、错误有:三门七世,哈义勇,武庠生、路安府参将,癸未进士。
  查证后:三门八世,哈义勇,(1676-1760以后),武庠生、路安府参将。
  康熙51年(1712年),壬辰科武进士第三名探花。
  (壬辰科:状元:李显光、榜眼:杨炳、探花:哈义勇) 
  二、杜撰有:一门三世,哈廷良,状元及第泰字协副将。
  查证后:哈廷良是哈喇卜丁的后人,一门四世,生活在明朝后期。
  武状元哈廷梁是哈喇卜达的后人,河北省献县人,生卒年不详。
  乾隆17年(1752年)壬申恩科武举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武状元。
  乾隆27年(1762年)任四川普安营参将。
  乾隆30年(1765年)任四川泰宁营化林协副将。
  (壬申恩科:状元:哈廷梁、榜眼:林建鼎、探花:马王泉)
  三、遗漏有:哈国龙,三门九世,连镇汛千总,后推守备。
  查证后:哈国龙,三门十世。
  乾隆四年(1739年)已未科武进士榜眼,授二等侍卫,全州参将。
  (已未科:状元:朱秋魁、榜眼:哈国龙、探花:罗英笏)
  (摘自:中国历代武状元)
  哈喇卜达的子孙主要生活在南京、肃宁、献县本斋乡。
  据说他们的后人保存着完整的家谱。
  武状元哈攀龙和它儿子哈国兴是哈喇卜达的子孙!
  哈廷梁是武状元哈攀龙的族弟。
  乾隆十七年哈攀龙的奏折中说:“...一甲第一名哈廷梁,亦系臣之族弟”。
  (摘自:台湾故宫博物院编,《乾隆朝奏折》第4辑474页。)
  例如:北京“风筝哈”,他们是武状元哈廷梁的子孙,哈廷梁卒后,家道中落,他的后人作风筝得名“风筝哈”。
  河间哈氏内部又有“正兴斋哈、馆驿哈、戒酒居哈...等”之分,据了解都是根据祖上的职业特点而命名。
  哈喇卜丁和哈喇卜达是亲兄弟,他们的后人现在没有什么联系,介绍哈氏宗族历史和家谱时,互有排他。
  哈氏后人在全国各地成功者甚多,各行各业都有出类拔萃者,政府、军队里也有哈氏的高级干部,学术界也有中科院院士!
  祖籍哈氏的人们,仍从事农业生产和作小买卖为生,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低,经济基础差,观念较封闭,影响了族群的发展。
  历史学家白寿彝、马寿千、李松茂编著的“中国回回民族史”,第332页,将哈国兴(哈攀龙之子),哈攀凤(传说是哈攀龙之弟),误写成武进士。
  哈国兴是将门之子,继承大业,但不是科举出身。
  
  因哈攀龙的影响,家乡盛传哈攀凤也是武状元,但史上无据,所有清史记载的武举恩科会考,均不见哈攀凤的名字。
  “中国回回民族史”第332页,哈攀凤参加武举的年代,与武状元哈廷梁相同,有可能传说的哈攀凤与哈廷梁是同一个人。
  献县、肃宁,瀛州镇(河间县),历史上均属于河间府管辖,所以哈氏宗族统称为河间人。
  河间哈氏的家谱于光绪年间修订,后保管不善,遗失!
  河间哈氏有三位族胞无偿自发地,对哈氏家谱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和登录。
  他们续写家谱,上溯到清同治、光绪年间,6-8代人。
  移居外地的哈氏族群,大多数没有办法续写。
  总体来说,哈喇卜丁族群的家谱,因缺少3-4代,即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无法整体衔接起来,查不清现在的河间哈氏各家出于哪支哪门。
  有的哈氏族胞整支移居它地,失去联系或改宗。
  有一支早年移居烟台蓬莱的哈姓,已经改为汉族,后人们还知道以前的宗教信仰,源于河间哈氏宗族。
  他们的宗谱: 万、年、基、本、恒、大、道、实、学、清。
  哈喇卜达的后裔,肃宁的哈姓家谱从哈攀龙记起:
  攀、国、文、纪、广、立、福、吉、明、登、金、殿、胞、战、英、旗。
  其中“攀”指:哈攀龙,“国”:指哈攀龙之子:哈国兴等,“文”指哈国兴之子:哈文虎、哈文彪等。
  历史上记载:哈攀龙的曾祖父:哈先闻,祖父:哈云、父亲:哈世荣。
  哈喇卜达的后裔,献县本斋乡的哈姓家谱从哈庭梁的父亲记起:
  天、庭、国、富、赵、启、福、祥、增、光、恩、普、荣、耀、万、年。
  考证哈氏宗族的代数!
  哈攀龙(1710-1760),之后已经15代。
  哈庭梁(1719前后-),之后已经14代。
  哈喇卜丁后裔第八代,哈元生(1681-1738)。
  哈攀龙与哈庭梁为族弟,与哈元生几乎是同时代的人。
  他们之后应该在15代左右。
  河间哈氏本地族胞,应该在23代左右!
  移居外地的哈氏族胞,应该在20-22代左右!
  哈氏六世祖哈腾芳(郡庠生),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撰写的间“哈氏宗族内迁经过”一文,有些内容与明史资料记载的史实不符,其原因待考。
  
  哈氏后人 皓月 2008年于北京
  
网同族谱号:4362
本谱未与园区关联
族谱世系树
本谱共1代
本谱由Netor用户【hbcdata】建立并维护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5253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